“但愿你们继续宏扬航空报国精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鞭策航空科技自立自强上奋勇攀缘,在增进航空工业高质量成长上积极作为,争做有抱负、敢担任、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期好青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鼓励中国航空工业团体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对“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扎根航空设备研制一线、连合奋斗赐与高度必定,并提出殷切期望,为我国航空科技成长指明进步标的目的。总书记的回信不但极年夜鼓励我国航空工业范畴青年勇于担任航空强国任务,也势必鼓舞全国各行各业青年勇挑重任、冲锋在前,为把党的二十年夜描画的雄伟蓝图酿成实际进献芳华气力。 风雨兼程,筑梦漫空。新中国航空事业成长71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年夜,特殊是党的十八年夜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焦点的党中心顽强带领下,我国军平易近机、航空策动机、机载系统等加速成长、进级换代,全行业研发能力程度年夜幅晋升,构成了现代航空财产系统,获得丰富功效。在比来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上,歼-20、运-20、空警-500、轰-6k等兵器设备集中表态,年夜飞机c919进行飞翔表演,“鲲龙”ag600m进行投水演示……国之重器遨游蓝天,震动画面鼓舞人心。这些成绩的获得,离不开几代航空人的报国精力。飞机设计师徐舜寿,“中国航空策动机之父”吴年夜不雅,空空导弹专家、航空科技英才董秉印,飞机空气动力设计的奠定人顾诵芬,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批示罗阳……一辈辈航空人矢志报国、隐身埋名、无私奉献,为我国航空事业成长作出了凸起进献,为子弟青年建立了辉煌楷模。 踏上新征程,党的二十高文出“实行科教兴国计谋,强化现代化扶植人材支持”和“加速构建新成长款式,出力鞭策高质量成长”的计谋摆设。航空工业是与高科技、高端制造深度联系关系的行业,是国度工业化现代化历程中的排头兵。扶植航空强国、航天强国,是周全扶植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度的主要内容,对打造现代化经济系统、鞭策高质量成长、保障国度平安具有重年夜意义。 为国铸白,亮剑战天穹。航空工业范畴泛博青年要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惟武装脑筋指点实践,果断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以英雄榜样和先辈为人生表率,赓续航天精力血脉,鞭策航空航天事业不竭进步。一方面,要在鞭策航空科技自立自强上奋勇攀缘,掌控手艺变化趋向,加强进修紧急感,锤炼过硬本事,以国度计谋需求为导向,会聚气力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科技立异书写在故国蓝天上,把自立可控夯其实具体环节中。另外一方面,要在增进航空工业高质量成长上积极作为,加强系统不雅念、财产思惟,聚焦航空设备主业,提高质量和效力,阐扬航空工业的引领感化,带动高手艺财产集群成长,晋升财产链现代化程度,确保我国财产链供给链自立可控和经济平安,推动新型工业化。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方针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我们正逢当时、不成孤负,要作出我们这一代的进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考查红旗渠时对年青一代的殷殷嘱托。国势之强因为人。泛博青年要深切进修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工作的一系列主要唆使指示精力,周全贯彻党的二十年夜精力,踔厉高昂、勇毅前行,像前辈那样把芳华热血雕刻在汗青的丰碑上,为周全扶植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度作出新进献。 (央视网 央视评论员) 【编纂:张子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从距今243万年的西侯度遗址鹿角化石到1万年前的磨制石器,再到4000年前的陶寺礼乐器……近日在山西博物院展开的“年夜政之源”展览,精选240余件代表性文物,连系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功效,揭示了人类从远古时期走向初期文明的过程。 此次展览由山西省文物局主办,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博物院承办。“展览旨在以考古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科学揭露山西在中汉文明汗青历程中的主要感化,探访文明泉源。”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郑媛介绍,展览以时候为序列,分为“溯流从源”“以文化人”“国政之始”3部门。 山西是摸索东亚地域人类发源的重点区域,前后发现旧石器地址总计700余处,居全国第一。距今243万年的芮城西侯度遗址是中国境内已知最古老的旧石器文化遗址,也是中国最早的人类用火遗址。展厅里摆设着西侯度遗址出土的系列石器和动物化石,将不雅众的思路引向远古时期。 距今1万年摆布,人类由打制石器改成磨制石器,迈入新石器时期。先平易近赖以糊口的东西、手艺、崇奉和不雅念都产生了质的改变。这一期间呈现的船形石核、石雕蚕蛹、彩绘陶器等,反应了人类物资糊口和精力糊口的成长。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上郭遗址出土的石雕蚕蛹是此次展览的重点文物之一。螺旋状的纹饰简练地勾画出蛹的头、腹和尾部,形态传神,造型精彩。这枚石雕蚕蛹本年6月出土,距今最少有5200年汗青。它的发现为古代山西南部丝织业研究再添什物资料,此次展览是它初次公然展出。 “在山西运城多处遗址发现的桑蚕茧、石雕蚕蛹和年夜量纺轮、骨针等,申明5000多年前山西地域的先平易近已把握了养蚕缫丝手艺,晋南是中国初期丝绸纺织业的发源地之一。”郑媛说。 距今6000多年呈现围垣聚落,5500年前发生一批区域性年夜型聚落中间,建有多重环壕或城墙,集防护、区划、疏通等功能于一体。这些土木匠程是国度初期文化形态的物化标记。 吕梁市兴县碧村遗址是此中的代表。碧村遗址是蔚汾河道域龙山时期晚期的中间聚落遗址,占有控扼黄河与蔚汾河关隘的主要位置。展厅中有一处场景回复复兴,用碧村遗址的石块堆砌出东城门遗址一角。 郑媛介绍,东城门遗址是碧村遗址的最新考古发现,其结构规整,保存了今朝所见中国史前期间形制最具特点、布局最为周密的瓮城举措措施。此处城门的发现,申明碧村遗址如许的年夜型聚落已有了城的概念,聚落建造者成心识地增强对政治和文化中间区域的庇护。 距今4300年至4000年,黄河中游处于中汉文明构成的要害区域,位于晋南的陶寺就是这一要害时空的代表性都邑遗址。陶寺继续了华夏地域以王权为主、神权为辅的文明特质,发生了魁首人物对社会的管辖治理理念和保持统治的礼法,经由过程“定中”构成了初步的政治意识形态,文明的焦点就此构成,最初的中国慢慢降生。陶寺文明与周边文化交换融会,接收了分歧类型文化的精华,率进步前辈入文明社会,成为中汉文明发源和构成的主根,进一步影响了夏商周的政治轨制和国度情势。 陶寺m22墓葬范围庞大,随葬品品级高,专家认为这是一座王级贵族墓。展厅里对陶寺m22墓葬出土场景进行结局部回复复兴:墓主人头真个墓壁上,放置一具猪下颌骨,其下两侧各摆放3件带彩漆短木柄的玉钺。有学者认为,这是《周易·年夜畜》“豮豕之牙,吉”的表示,反应了“成而不消”“修兵不战”“崇尚文德”的国度治理和交际思惟。 此次展览的亮点在于文物的活化操纵,遗址场景的回复复兴、互动展项的设置及沉醉式3d不雅影体验加强了展览的趣味性和抚玩性。在4个月的展期内,还会推出相干学术讲座和社教勾当。(本报记者 付明丽) 《人平易近日报海外版》(2022年11月15日 第 07 版) 【编纂:邢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